欢迎访问开单素材|精选

互联网的发展及Web3.0的兴起

时间:2021-09-05    阅读:19485 次      手机扫码打开

本文主要参考 Wikepedia 相关内容,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


互联网的兴起开启了信息时代的大门,使人类的通信交流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发展依赖于许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包括:电磁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电报、电话和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同时也依赖于网络、软件和通信标准的形成和进步。互联网是一个沟通和传播的基础设施,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通用的标准的信息传播机制,同时也是一个全世界互联的个体(网民)进行协作和互动的媒介。互联网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引领时代加速发展,互联网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


1. 互联网的诞生:网络互联开创互联网(1973-1989)



互联网的主要前身为阿帕网。1974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学的文顿·瑟夫开发了TCP/IP协议,定义了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信息的方法。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网络控制程序改变为TCP/IP协议。ARPA网使用的技术(如TCP/IP协议)成为了以后互联网的核心。它采纳的征求修正意见书过程,一直是发展互联网协议与标准所使用的机制,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

除了阿帕网之外,当时在世界各国还存在着运行不同协议相互独立的不同网络,但是,这些不同的网络都开始使用分组交换协议,这些不同的尝试是互联网形成的基础。下面是一些著名的网络,他们是互联网的前身:

  • NPL 网络:位于英国伦敦的国家物理实验室的一个团队开发,采用包交换协议,NPL网络和ARPA网络是最早两个采用包交换协议来建设的网络。到1969年,他已经开始建立Mark I分组交换网络,以满足多学科实验室的需求,并在运行条件下证明该技术。并在1976年,连接了12台计算机和75个终端设备,并添加了更多设备,直到1986年网络被替换。NPL本地网络和ARPANET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分组交换的两个网络,并在1970年代初相互联系。

  • Merit 网络:成立于1966年,是密歇根州的教育研究信息三合会,旨在探索密歇根州三所公立大学之间的计算机网络,以帮助该州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在密歇根州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初步支持下,分组交换网络于1971年12月首次展示,当时在安妮密歇根大学的IBM大型机计算机系统之间建立了交互式主机到主机的连接。

  • CYCLADES:由Louis Pouzin设计和指导的法国研究网络。基于Donald Davies的想法,Pouzin开发了该网络,以探索早期ARPANET设计的替代方案并支持互联网络研究。CYCLADES于1973年首次展示的,它是第一个使用不可靠的数据报和相关的端到端协议机制,依靠主机负责可靠地传送数据而不是网络本身的网络。该网络的概念影响了后来的ARPANET架构。

  • SERCnet/JANET: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国际研究机构的共同推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ITU-T)推出了 X.25 网络协议,用于在传统的电话线路上构建虚拟电路,从而形成数据网络。1974年,以X.25 为基础构建的 SERCnet,成为连接英国研究机构和学院的数据网络雏形。SERCnet 发展为后来知名的 JANET,成为 X.25 协议被广泛采用的网络

  • Usenet:1979年,杜克大学的两个学生Tom Truscott和Jim Ellis提出了使用Bourne shell脚本通过与附近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串行UUCP连接传输新闻和消息的想法。自1980年该软件公开发布后,UUCP主机的网络在Usenet新闻上进行转发迅速扩展。UUCPnet(Usenet后来的称谓)还在FidoNet和拨号BBS主机之间创建了网关和链接。与较低的网络(如CSNET和Bitnet)相比,UUCP网络由于涉及的较低成本,使用现有租用线路,X.25链路甚至ARPANET连接的能力以及缺乏严格的使用策略而迅速普及。所有连接都是本地的。到1981年,UUCP主机的数量已增加到550,在1984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940。


这些网络和尝试为互联网的出现奠定了协议和实现基础。直到TCP/IP协议族的出现和逐步成熟,互联网的技术和理论基础具备了。


2 Web1.0:全球互联网的兴起(1989 - 2004)



Web1.0 是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对用户而言基本上是一个只读的网络。内容创作者借助互联网为用户展示信息,互联网用户通过网站获取信息。在这个阶段,网页基本上都是静态的,很少交互。

Web1.0 阶段的基本特征:

  1. 静态网页

  2. 网站内容由服务提供者创建和提供,大量的服务以免费的方式提供

  3. 网站内容以文字为主

  4. 用户主要搜索和浏览信息,主要采用台式机通过网页使用互联网


Web1.0 在网络速度不高的情况下,满足了当时大多数网站拥有者当时的需求,使得个人和企业可以首次不受地域的限制,发布。世界上联网的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联网的终端上浏览信息。Web1.0 阶段,也是互联网逐步普及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网上冲浪,但是互联网的门槛仍然很高,网民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网民比例相对较低。


3 Web 2.0:社交网络全球普及(2005 - 现在)



Web2.0 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一步,此时的互联网以社交网络的形式存在。Web2.0不再是一个只读的网络,而是强调由用户生产数据、网站的动态化以及互操作性。这时的互联网成了信息集散中心,用户在网站上分享观点、想法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网站或者Web2.0的服务提供者,则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甚至利用信息来产生价值。

在Web2.0中,用户产生的数据由网络服务者所掌控并利用。网络服务所呈现的形式也不再是单一地通过网页来实现,而是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的模式被开发出来,例如:Podcast,Blog,Twitter, Messenger, VLog 等等。

Web2.0 阶段的一些基本特征:

  1. 网络速度大大加快,使得视频和音频成为网络资源消耗的主要形式

  2. 网络服务者和用户共同创建内容,用户成为网络内容的出要生产者

  3. 网络服务越来越中心化,互联网寡头具有控制权

  4. 网络盈利以广告为主,数据和服务的价值未能直接体现

  5. 用户隐私和内容保护成为一个问题,网络服务者利用用户的数据盈利


4 Web3.0: 下一代互联网(刚刚开始)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正处于Web2.0的时代,社交媒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电商平台链接了买卖双方,是我们的交流更容易,生产更高效。传统产业的每一个领域,都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和改造,网络成了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手机已经成为多数人身外的器官,不能割舍。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看到产业的高度聚集,在互联网的产业内,每一个领域,都逐渐由巨头把持,少数寡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用户生产了大量数据,当并不掌握这些数据,数据被互联网服务商用于挖掘和牟利;用户隐私屡屡遭受侵犯。

包括WWW(World Wide Web)的发明人 Tim Berners-Lee 在内的许多互联网的创建者们对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满意。互联网的初衷是构建一个平等的、分散的、自由交流的网络,显然,当前的集中化倾向和过度商业化违背了最初的愿景。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为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带来了变革。尽管,对下一代互联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一般说来,业界比较认同以下一些共同的网络特性:

  • 价值互联网:由于区块链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引用,使得信息的价值能够在网络交流中得到直接体现,交易将更加直接方便

  • 更具弹性的点对点网络:网络将具有极高的韧性,去中心化服务大行其道,应用不再依赖于某一个服务商而存在,而是直接运行于网络,网络节点的加入和退出将变得简单,单个节点的故障对去中心化应用不造成影响。

  • 去信任去中介的网络:网络具有智能,用户更加信任代码,用户程序的执行不再依赖于个别互联网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更多地服务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由于智能合约的大量部署,交易成本降低,信任成本降低,合约执行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人工智能和语义网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广泛引用,对内容的解析和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建立更加智能,从而构建完善的语义网络。第三代互联网将不仅仅是人与人的链接,而更多的是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语义网络将能够让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平滑和高效

  • 无障碍的数据网络:Web3.0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普遍连接广泛的人与物。每一个网络的连接终端都会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的交换和流通在网络之上进行,数据与应用分离,同样的数据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应用,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本文成文时 ?BTC价格:?250519.13 ? ? ? ? ? ? ? ? ? ? ? ? ?? FIL价格:?461.92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猜你喜欢精选素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317581450@qq.com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按钮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