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鸟集
你看不见你的真相
你所看见的
只是你的影子
9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今年7月份,工信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屏蔽网址链接是这次重点整治的问题之一。
我看到禁止屏蔽网址链接的消息后,很兴奋。不过跟有的朋友分享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有些平淡。可能是他们现在的工作离流量远了,没那么敏感的缘故。这绝对不是微信可以直接打开淘宝这么简单。
— 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个大厂相互屏蔽封杀问题由来已久。最众所周知的是2013年,“阿里系”屏蔽了来自于微信的访问(主要怕用户形成在微信购物的习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两大流量入口自此藩墙高筑。实际上,巨头之间的戮战,可以追溯到3Q大战,虽然没有屏蔽网址,但是互相禁止对方的软件启动,更加的赤裸裸。
近年来,平台巨头之间的链接封禁、屏蔽愈演愈烈。为了突破微信的屏蔽,阿里系采用了“淘口令”,淘口令简单却难以封锁。2018年,微信升级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禁止在朋友圈传播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
2020年,抖音禁止第三方来源的商品进入直播间购物车。字节跳动与腾讯相互封杀的同时,也围绕“盗取关系链”与“平台垄断”等矛盾陷入旷日持久的“头腾大战”。
— 2—
链接屏蔽的实质是体系的封闭性,系统的排他性竞争,甚至垄断。每个APP都是信息的孤岛,使用者的选择更加局限。譬如,我想购物,在微信群里,有人推送了京东的链接,我一下子就打开了,也可以唤起京东APP,非常方便。但是如果是淘宝的链接,对不起,打不开,只能自己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或者让人发淘口令,复制淘口令到天猫或者淘宝打开。每多操作一步,就会造成很大的客户流失。这是一种“双标”的行为,以后再也不允许。
7月中旬,我就发过朋友圈说,阿里巴巴和腾讯会相互开放生态。这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是他们各自的发展困局,令到开放、合作成了更好的选择。
互相屏蔽的网络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只有相互开放,相互链接,才叫“互联网”。
— 3—
解除链接屏蔽,意味着微信、天猫、淘宝、头条、抖音、西瓜、快手、小红书等公域、私域流量从此链接起来了。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微信,从此,微信和QQ都能打开别人分享的抖音链接回流、淘宝(天猫)链接回流。对于平台而言,淘宝链接回流对微信的影响不是很大,微信甚至乐见其成,对于淘宝(天猫)而言,则会担心用户习惯被改变。抖音链接回流对于微信则不见得是好事,意味着大家可以很方便通过内容打开抖音,沉浸式留在抖音,对于微信和微信寄予厚望的视频号而言绝对不是好事,抖音的短视频内容比视频号强太多了。微信用户关系的基本盘没变,但是新规可能导致微信给自己的变现类业务导流能力下降。
对于新媒体、自媒体从业者、商家,这是好事。公域与私域的隔阂被进一步打通。

一方面是导流私域更方便了,可以更有效建立自己的流量池。面对流量费用越来越贵的局面,这绝对是好事,平台难以形成流量垄断,流量成本会有所降低。私域流量迎来新的春天。从事私域运营工具研发的平台公司估计要笑醒了。
另一方面是私域跳转其他平台更方便,私域流量进行商品成交,可以选择的电商平台更多,谁提供的服务好就用谁。通过私域流量,可以有效进行活动预热、推广、裂变,推爆自然流量,有效降低推广成本,达到私域流量反哺店铺的效果。
微信的生态被迫更开放,张小龙的“理想国”正一步步被改变,被商业化也是最终无奈的归宿。
— 4—
很多平台进行屏蔽链接的时候,都是基于安全的理由。的确,在早期很多有害链接造成用户损失。很多短链接平台被封,就是有害信息过多。相信这波开放,也会出现短暂的红利期,但是很快会过去。有害链接可能也会很快出现。需要各大平台先开放,后治理。没有开放,就没有真正的链接。
各个平台开放的程度最终可以达到多少,是否可以抓取别人的商品、内容信息呢?每一家平台做的搜索引擎,给各家的搜索权重是否一样呢?
其实,问题还会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需要继续求索。
— 5—
事件对于企业、个人其实也是有启示的,展开的话,分别都可以再写一篇文章。
用陈春花的一句话总结起来特别好,向内求得力量,向外链接共生。
对于企业、个人而言,单打独斗的年代已经过去,时代要求我们更加专业化,同时保持更好的协作能力。除了流量层面的思考,企业、个人也要解除屏蔽状态,与各行各业多“链接”,例如商会、异业联盟、联名活动、联谊活动……
一篇文章您看完只需要三四分钟,作者撰写起码需要三四个钟,如果您觉得写得不错,请顺手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