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 养生做好三件事,这个冬天不生病!
时间:2019-12-07 阅读:
4978 次

手机扫码打开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语录之家」
每天睡前 精彩美文伴你入眠
大雪过后天气寒冷、降雪可能性增大,“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此时一定要注意养生!
吃三白:白菜、萝卜、山药
吃三雪:雪梨(润肺消痰)、雪藕(健脾开胃)、雪菜(醒脑提神)
吃三肉:鸡鸭、牛羊、鱼肉
除了温补性的食物,还要多吃一些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芡实、白果、核桃等。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抵抗寒冷,且能润肺生津。
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但不可过于机械,应根据自身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
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些药物进补。
大雪节气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药补要注意要因人、因时、因地,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寒冬对中年人、老年人消耗比较大,大雪气节阴气盛,毛孔闭合,如遇脾胃疾病容易中焦瘀堵。
可取关元穴30分钟,足三里、悬钟穴每次每穴20分钟,内关穴、公孙穴每次每穴各10分钟,进行艾灸。
可以艾灸关元穴3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20分钟,阳池、涌泉穴每次10分钟,艾灸一天休一天。1、宜保暖: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2、宜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4、宜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5、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6、宜粥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7、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1、防跌倒:大雪天气里外出要小心雪天路滑,谨防跌倒,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下雪天最好别出门。一旦滑倒, 要重点保护头部和颈部,尽可能通过手的缓冲,减小损伤。
2、防心脏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在入冬前最好做个全面体检,必要时调整用药。外出应带上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
3、防中风:在冷空气刺激下,血液循环会加快,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增加中风风险。此时除了要及时添衣服,还要留神有没有突然眩晕或头痛加剧,视物不清或失明,恶心、欲吐等症状。如果有,就要尽快就医。
4、防呼吸道疾病 :出门时最好戴口罩,且要每天更换。身体在保证不冷的前提下,不宜捂得过严。
又到大雪时节
发出一颗真心愿你快乐
发出一句关怀愿你轻松
发出一丝爱护让你健康
发出一声问候让你温暖
发出一堆祝福让你幸福
把烦恼郁闷统统冷藏
压力辛苦一概冰封
所有的不顺心都呼呼吹走
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
四季都有好身体
喜欢请转发,爱我就点在看↓↓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赞赏金额:20元
微信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