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单素材|精选

创业、做产品的秘籍

时间:2021-10-15    阅读:19668 次      手机扫码打开


那些所有成功的人,如果重新来过,还有多大把握?


追求极致


1、看奇葩说,那些奇葩们准备个辩论,真是挑灯熬夜,写稿子写到吐。


2、脱口秀大会的段子,台上几分钟的词,可能改半个月,就为上台包袱能响。


3、去上海车展,看录介绍车的视频,就几句话,录了可能俩小时,还在重录。


4、九边写公众号,每周两篇,开始要先写到几十万字,先把自己写到吐为止。


5、现在抖音上的大V直播、拍视频,都是拼到了极限。


6、B站里面的大UP主,都是精益求精,不断超越各种极限、极致。


7、做了几天教培行业,发觉名师的课要是在我上学那会儿,都可以把个傻瓜讲到清华去的程度。


.......


不追求极致,你必然普通,要想成点事儿,就得追求极致。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一直是这样,任何行业的最顶层、最顶级都是追求极致的结果,只是现阶段更加的突出而已。因为社会内卷造成的各行各业竞争白热化,太激烈了,不拼不行,躺平受穷。


内卷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走到了尾声,整体都是存量博弈,中国这个最大的世界工厂,把我们能够生产的多数产品都搞到供大于求的状态。


新三座大山被推倒,教育:新东方打市值一折,做教培的几百万人要转型、要找饭吃,去其它行业抢饭碗;房地产:中国恒大市值打一折,如果挺不住,可能不止几百万人手影响;医疗:集采制度,带量采购,同样是大批人失业转行。


996、007多数都是被社会现状逼的心甘情愿


经过四十年改开,所有行业的水平和能力都提升和优化到某个高度,追求极致是成点事儿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事逻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追求极致是社会内卷条件下,那些不甘心、不服输的人必然选择的道路,被逼的。


结论就是我们要想做房车成功,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站在车主的角度,追求极致的把产品品质做好;追求极致的通过工艺改进、效率提升,把成本降低;追求极致的把人做好。


其它事都如此


现在目力所及,熟悉的,半熟悉的,几次车展看到的所有国产品牌,除了爱旅和旌航我看到了有把产品做好的,比较强烈的想法,其它品牌都是赚钱导向。


这才是我看到的机会所在,尤其是hobby、蔻驰蔓、海姆等欧洲车跟国产车还有品质、价格的巨大差距,这个差距以及差距拉平需要的时间就是机会所在。



填补差距终极靠啥


1、产品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认知,认知的背后是学习、实践、积累。


倒过来说就是,我们通过学习、实践、积累的所有经验教训存储到大脑中的总和就是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行动,行动决定了产品,产品决定了利润。


2、我们的认知是产品第一,就在产品上不断下功夫;认知赚钱第一,就不断地想着法子赚钱。


3、填补这个差距靠的是认知到差距的存在,然后用行动去填补这个差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产品越做越好,利润越来越多,因果是顺的。


4、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


总感觉李诞这话有问题,问题是他太他妈商业化思维了。工作的本质是我们做到了某些东西,实现了某些价值,顺便赚到了一些钱。


他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是有问题的。


创业、做产品的真谛


用乔布斯的讲话片段来结尾,这是创业、做产品的真谛,自有工业产品以来,乔帮主做产品最牛逼!



“但是最困难的事情是,你怎么把这些技术应用到更大的市场里?你怎么能让自己的产品每年卖个百八十亿美金呢?


(作为产品经理)我发现,我们其实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去倒推需要什么技术。


你不能说我们先有了牛逼的技术,然后再去想怎么去卖出去。要论犯这种错误,不是我针对谁,我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我犯过太多这种错误了!



当我们思考苹果的战略和愿景时,我们都是先考虑苹果能给用户提供什么,能带给用户什么。而不是说先找一帮工程师,大家坐下来讨论自己有什么牛逼的技术、怎么去卖出去。



我觉得这TM才是正确的创业思路。”



仅仅一小段话就道出了创业的真谛,做产品的真谛。所有的创业、做产品的秘籍都在这里。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猜你喜欢精选素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317581450@qq.com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按钮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