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单素材|精选

【深度解读】什么样的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是真大牛

时间:2021-10-21    阅读:4525 次      手机扫码打开

对国际站和运营一无所知的时候,带我入行的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认为做运营应该分为三个等级:懂平台-懂数据-懂经营。第一级别的运营熟悉这个平台的规则和应该如何操作;第二级别的运营知道如何看数据,看哪些数据,并且懂得数据背后的含义;第三级别的运营懂得站在公司经营和发展的角度去思考运营。”从此这三个级别便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并成为了我在这一行业的成长向导。

显而易见,在这一套理论下,最高级别的运营应该具备经营者的意识,这也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一个意识层面,它不仅需要你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还要求你具备一定高度的经营视角和一定的决策权力。

如何去辨别一个运营是不是真的厉害?什么样程度的运营算得上厉害?有没有可以鉴别的方法?

有。

并且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我更愿意把运营分为四个等级:懂平台-懂数据-懂营销-懂经营



1.懂平台

毫不夸张的说,在电商运营成长培训体系尚未完全搭建好的当下,做电商运营的同学们,尤其是在北方,大部分都只处在一个懂平台的级别。

平台虽然在这个理论中处于第一级别,实际上已经很不简单。它包含的不仅仅是懂得平台各个功能这么简单。懂平台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去梳理自己的产品关键词,组出一套逻辑关系清楚标题关键词,懂得如何制作出一张高点击率主图,懂得如何去设计一套逻辑性强的详情页,懂得店铺的整体规划,清楚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懂得什么是店铺星级,知道星级的每一项属性应该如何去提升,懂得什么是权重,懂得权重对店铺排名的影响,知道什么是优品爆品,知道如何去打造优品爆品。而具备以上条件的运营,才具备了一个运营跳槽的基础资本。这一部分运营最大的特点就是,讲起运营头头是道,方法理论一堆,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扔给他一个平台做不过三个月就蔫下去了,跳槽,换个老板扯淡。我想应该有很多老板都被这样的运营坑过,不是他真的想坑,而是水平所限,能力所限。

原因在于这一部分的知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是难在能把现在的国际站整个平台搞清楚确实不容易,而且也一定做过大量的基础工作;简单也正是是简单在这一部分工作绝大部分都停留在“做”的层面,偏基础,无论有没有做过深入的“思考”层面的事情,都可以讲个大概,这也是官方某些讲师特别爱讲的内容。区别就在于更高级别的运营会更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运营不是一个靠手吃饭的岗位,而是一个靠脑袋吃饭的岗位,如果仅仅是懂这个平台是如何去运作,而不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逻辑,那么他只是停留在一个助理或者叫操作员的层次。而讲师的区别在于他们不仅能讲出来这些东西,他还可以讲后边的东西,而这个水平的运营,只能讲出来这些东西。



2.懂数据

从懂数据开始,就需要一个运营具备非常扎实的实操基本功和细致的思考能力,在思维层面上也会从“What”的阶段过渡到“Why”的阶段。他懂得什么样的主图是一张高点击率主图,以及为什么这样的点击率会高;他会懂得什么样的详情是高转化率详情以及为什么这样的详情转化率会高。他不仅能看到店铺的宏观数据趋势,更能看到微观的数据波动背后的原因并及时做出调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级别的运营会对店铺1%的点击率波动视而不见,而第二级别的运营会对哪怕0.5%的数据波动及其敏感,每一个0.5%的波动背后都有可能衍生出一套方法论,每一次复盘都会让他对整个平台的运营产生一个全新的认知。

不仅能看到,而且能看到更多。他会关注到自然流量的变化,会去对比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之间的关系,会去关注自己的数据与同行数据之间的差距,会清楚自己差在哪里好在哪里,出现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会关注到每个产品的视频完播率,能定位到每个产品的询盘词,会关注每天的访客进店词,会关注每一个产品详情的访问时长,会关注到店铺每一个板块的点击率和访客量,会去把控直通车每一天都在推广什么样的词,为什么要推这些词,会去看每一个单日的直通车数据,让直通车的每一次点击花费都心中有数有理有据。

最重要的,懂数据的运营懂得去关注趋势,尤其是做服装类时尚类等风格性强的行业,知道什么时间该推什么样的词品。每一类词品背后具备什么样的属性,对比上一个周期有什么样的区别。最近有什么新品,有什么趋势品,应该如何做引流,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卖点去打爆。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数据作为支撑。

好一点的懂数据的运营,应该在懂数据的基础上能够衍生出自己的方法论,再好一点的懂数据的运营,他的方法论应该具备可复制性。



3.懂营销

懂营销对运营的综合能力要求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概括的讲,就是懂得什么时间,什么市场,什么客户,在什么场景下,更青睐什么样的品。

所以在懂营销的层面向下延展,更深层次的逻辑是懂客户懂流量

懂客户

懂客户的最基础逻辑就是知道自己的产品要卖给谁。这需要一个运营具备更多的买家思维,懂得站在客户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产品,并且要高于客户的视角,这样才可以提炼出真正能够打动客户的视觉和卖点。具备买家思维的前提是要了解客户,了解客户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从商机端去了解客户,在这个层面上公司应该给运营和业务创造更多的交流场景;另一个层面是从词和市场的角度去了解客户,两方面综合下来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平台的客户需求点和痛点在哪里?市场上绝大部分客户的需求点和痛点在哪里?机会点又在哪里?我们拿到的客户和市场上的客户重合度高不高?为什么?

所以与前两种级别的运营对比,这一级别的运营会具备更强的主动性,从单一的给什么品推什么品,变成客户想要什么品(卖点)就去展现什么品(卖点)。这时候他就不是公司或者工厂引导的思考方式,而是以市场变化为主导的思考方式。

以市场为主导的前提是要懂市场,懂市场涉及至少两个以上的渠道:一是与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一时间拿到平台客户的第一手反馈信息,提炼客户的真正需求点,最终转化成平台上的营销文案和视觉呈现;二是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又分为站内和站外两个部分,站内看趋势,站外预测趋势。

市场调研的结果导向一定是要明确平台的下一阶段应该推什么样的品,或者应该叫推什么样的属性。一个运营对产品的把控程度应该做到看品不是品,而是属性,一个营销意识比较好的运营,首先至少应该明白,客户选择的实际上并不是你的产品,而是你的产品属性,属性又分为外观属性,功能属性,人群属性,特殊属性,参数等等。

这也就意味着,分析关键词的终点也可能会是,看词不是词,而是属性,也就是所谓的长尾词。只有对词和品有了属性上的概念,才有可能对营销有一定的认知和把控能力,因为属性背后对应的就是人群,人群背后对应的就是市场。

懂流量

懂流量的前提必然是懂数据,没有大量的数据复盘和分析的经验积累,一个运营很难对流量这个概念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电商平台发展到今天,平台上的流量早已不是简单的搜索曝光这么简单,如果大家有去做总结的话就会发现,如今的国际站流量的来源非常非常的多元化,过往的复盘经历中从没触及到的任何一部分流量,都有可能成为你日后最大的知识盲区。而只有站在平台全局流量的高点之上,你才有可能看到你想要的客户都来自哪里?怎么来?每个流量渠道的客户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转化情况如何?以及我们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如何获取客户?



4.懂经营

能够达到这一层次的运营,不仅对运营本身有一定的素质要求,同时对他所在的企业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一个能够站在企业经营发展视角的运营,必然具备一定的实力,这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企业的产品链可以跟得上市场的变化需求,在一切事物都高速发展变化的今天,大部分的产品甚至是行业的生命周期都在悄然缩短,新兴的事物不断兴起,传统的单一的经营和发展模式会越来越适应不了大环境的需求;软实力则是指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和企业背景下,该运营还具备一定的决策权,他有能力并且公司也愿意去赋予他这样的权利去对企业的经营进行一定的干预,并且能够保证这个干预是正向的。

这时候这个运营要懂的就不仅仅是产品,平台,营销,数据等等等等,他会更多的站在市场的大环境下去看变化,去看自己所在的企业,同时会在风云变化的市场大环境下冷静思考到底哪一条路是真正适合自己企业的道路。这个层面的运营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以企业的盈利和收益为结果导向,去思考企业的发展,平台的变化,产品的革新,品牌的打造,团队的氛围,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猜你喜欢精选素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317581450@qq.com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按钮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