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春 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的主要习俗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
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
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
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春节节令食品
腊八粥
年糕
饺子
汤圆
春卷
红包
在春节期间由长辈在年三十晚上0点后派给晚辈的红包称作压岁钱(压岁包),是表示把新的一年的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每年春节期间有发红包的习俗,部份地区是已婚者发给未结婚的亲友。发红包的习惯一般只存在于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之间。
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
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
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
但是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
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