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长津湖》,一定要再来看下这部电影
时间:2021-10-26 阅读:
15933 次

手机扫码打开


昨天去看了《长津湖》,实在话我自己看过的战争题材的影片太少了,所以能聊的也不多。看之前一直担心三位导演的风格杂糅到一起会不会很硬,会不会拍成一部集锦片,看下来完全是多虑了,整体都很流畅。陈凯歌的文戏细腻生动,徐克的大场面宏大燃情,林超贤的动作戏精彩刺激,各位演员的演技都在线,是一部优秀且纯粹的战争片。它除了“战争本身”之外,并不讲别的,但是又让你不仅仅是看到“战争半身”,它没有把某一个人物拎出来讲述一段爱恨情仇,没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式的去刻画一个人物,但是却把每一个人物都描得很生动,一切都很自然的穿插进战争本身,没有打乱整个故事的主线和节奏。出了影院我一直在想,对于这场载入史册的战争,当今天再次提及时,我脑中浮现的也仅限于几个词汇和地名,比如上甘岭,比如长津湖,比如仁川登陆,比如立国之战......对于这些大历史下人们,我们是不是应该了解得更多一点呢?
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知道,《横空出世》讲的并不是抗美援朝的故事,它讲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美国因为战败对中国怀恨在心,声称要向中国投放原子弹,面对这样的威胁,国家决定派遣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冯石将军和他的英雄部队,开始下一项艰巨的任务:造原子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曾停过,这群可爱的人刚经历了一段历史又转身奔赴下一段历史。更因为这项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向何方,要被历史带向何处。《横空出世》給我最直接的感受是真实。就像影片中的领导,他们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不是刻意的文质彬彬,不是所有功劳都是他们的。另外,影片所描绘的这一段历史,本身聚集着很强的戏剧性,足够可以比《长津湖》拍得更加的“宏大”,更“激昂澎湃”,但是却选择了一种很“克制”,或者说“含蓄”的方式。这种得体的“收”,在讲述这一大事件时正好产生了比较好的美学效果,大家看完《长津湖》再来看这部片子,仍然会被它里面的朴实所触动。就比如有一段,小分队罗布泊找水的戏,其中一支找水的小分队在荒漠里直接消失了,只留下一只鞋。电影并没有太多镜头去描写这只鞋的由来,更没有就此进行大段大段的煽情,只是将镜头给到一只鞋装在一个木盒子里,然后转向冯石开始写诗,申请中央将此处就作为核试验基地,接着冯石放了一个水壶在木盒子上,战士集体朝天鸣枪,弹壳一颗颗落在木盒子上,此处给人的肃穆感无言又有力。随后,三名战士在此打下木桩,以此为中心,周围10万平方公里,划定为核试验基地。
另外一个段落,首长打靶压枪算环数,就算是观众也会不禁感叹首长好枪法,但是片中没有一个人欢呼鼓掌。此处除了刻画首长这个人物,同时也点了一下主题,那就是这个项目“一点差错都不能有”。这样的“克制”在影片中有很多的体现,除了视听想要表达的内容,它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观众。尽管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没有饥寒,有足够的物质保障,但是正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让许多人产生了精神上的空虚,我们可以从这类影片中找到填补内心不安全感的东西。《横空出世》是导演陈国兴在1999年的作品,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也是在这一年中央决定给23位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其中的受奖人就有片中陆光达的原型邓稼先。只是遗憾的是邓稼先先生,因为在一次实验中受到了核辐射,已经在13年前因并发症去世,而之所以这么晚才授勋,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核试验在1996年才结束,而在此前大部分科学家的身份都不能被公开,只能隐姓埋名。也正是这些国家功勋们的默默付出,在从事研究的几十年里,我们在美国威胁,苏联背叛,国内经济又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奇迹般地相继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并且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才一跃成为了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的大国。如果《长津湖》给大家带来的是震撼,那么《横空出世》就是朴实,是直击人心,但是都给了人们同样的触动。
这两天正好是我们祖国的72岁生日,其实回顾这70多年的岁月,我们创造的奇迹实在太多。
祖国72岁生日
我们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建造了无数让世人惊叹的超级工程,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更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潜在超级大国。我们从贫穷落后迈向繁荣富强靠的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靠欺软怕硬、持强凌弱。中国取得的每一份成就,人们的每一张笑脸都是靠我们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挣来的。我们在江河湖海上造的每一座桥,在群山峻岭里建的每一条路,在万米高空驰骋的每一架飞机,在深海里的每一次探索,在浩瀚星河遨游的每一个卫星和飞船,都是因为我们的先辈们知耻而后勇,勤勉又奋进。没有无缘无故的兴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衰败,世间的一切皆有因果,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国运是一部分,但更多的一定是先辈们用血与汗换来的。繁荣风雨70年,如果我们的民族有一条复兴之路,那这条路上一定站满了前仆后继密密麻麻的英雄们。他们是那位十五六岁就奔赴朝鲜的少年兵,也是那位花甲之年还在罗布泊,一心为民的老兵,他们是片中冯石将军的原型张蕴钰老人,也是因为核辐射间接造成了直肠癌去世的邓稼先先生。当然还有在原子弹爆炸后,或者在祖国取得其他成就时,都在背后默默喜极而泣的我们,是我们所有人一起,用无坚不摧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意志,矢志不渝的决心,创造了伟大、繁荣、有尊严的新的中国。人的一生鲜少能追求到真正的意义,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家庭幸福、长幼安康、被人需要,基本上是我们最大的意义,但在这些之外我们的潜意识里还需要一个更为宏大的东西来填补,那就是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因为那是我们活着的精气神。黄昏将至,你躺在沙发上,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为什么要时刻去铭记这些过往。但你会在黑夜惊醒,突然想起,原来我们也将成为过往,也应该被人记住。宇宙是无穷尽的,这个地球也太大了,我们需要有一个地方来存放我们的骄傲和信仰,需要有一段描述来介绍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的家乡,那里有一条大河波浪宽,有风吹稻花香两岸。最后,向这片神奇的土地致敬,也向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和更多的无名英雄们致敬!?旧文链接?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赞赏金额:20元
微信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