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的转型目标
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针对上述表述,结合最近学习的数字化相关资料,个人的理解,数字化转型包含两个方向,一个是现有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提升效率和效益,即国家宏观层面的“产业数字化”和企业层面的“业务数据化”;其二是对转型过程中收集的海量数据,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即创新商业模式),即国家宏观层面的“数字产业化”和企业层面的“数据业务化”。
“精益”思想下的数字化场景
对于企业原有的价值链,数字化技术是精益思想的深度应用(或者像之前表述的观点:数字化能够无限实现精益的理想状态),之前分享过自己思考的部分场景,再次就不做赘述。
在创新商业模式方面,之前的观点,认为精益思想与数字化在这方面的结合度并不高。但在昨天的分享中,提到“学习精益,不但要学习工具本身的‘表象’,更要了解工具背后的原理以及工具的发展历程。”
今天晨跑时,回忆起丰田的发展历史,其中的部分细节也带来了另一些启发,例如:
在第一次折戟美国市场后,丰田秉持“现地现物”的原则,派人深入消费者实际驾车场景,了解用户痛点,并以此开发出适合美国市场的产品;
在数字化转型之前,企业的产品一旦售出,就与用户失去了联系,更难以深入了解用户使用习惯。但在未来,企业可以通过产品上的数据采集装置,记录用户行为,并借助数据分析模型,挖掘用户痛点,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