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为村发展实验室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
顾海君 腾讯微信事业群城市服务项目负责人
政策解读:
寻找乡村振兴数字化突破口
图1.调研团队走访遂昌县本地商户
数字产品可以满足本地消费者线下体验式消费,能帮助实体门店引流,并精确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于那些中小商户来讲,他们借助这些数字产品,可以实现在线结算、运营、营销等一系列事务,优化管理、降本增效,带来大量本地就业。同时也提升了县域乡村的经济活力,促进了本地的商业内循环。
图2.遂昌本地农产品数字化实例
其次,从数字政务方面,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政务数字化能力,可以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从数字产业方面,依托数字技术体系和产品平台,可以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助力县域乡镇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数字服务方面,完善乡村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商业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可以激活乡村市场主体活力。
潘东明:通过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方面,在政策上和商务部或者地方商务的关联度特别高,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县域农村商业体系建设,有几个重要节点。
首先,2005年-2013年间,商务部主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一些传统的夫妻店向超市化、便利店方向改造。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原来的很多一米多高的柜台拆掉,变成一种敞开式货架这样一种新型的、相对更开放更便利的商业形态。
2014年,商务部发起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数字化改造,对农村商业的数字化、电子商务化、互联网+都做了很大的改进。它的核心是通过线上电商赋能农村、县域经济。从2014年启动到2021年,大约有1700多个县,每个县有2000万到4000万不等的专项资金用于电商进农村。
2021年提出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我们遂昌算是比较深度的参与者,包括《县域商业建设指南》的起草,以及围绕指南起草召开的相关研讨会。
从我的理解来看,第一轮农村传统商业转型针对实体,第二轮是针对电商,第三轮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对实体和电商的进一步融合。
现在的下沉市场,以县域乡镇为主体来说,特别是近两年来,遭受到竞争压力非常大,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商业平台的下沉。平台的下沉使得当地商业遭到严重的挤压。它造成了税收的流失、侵蚀当地就业,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助力县域的商业体系建设,目前主要包括硬件层面、软件层面两个方向。硬件层面包括商贸中心主体的建设,例如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等;软件方面则是平台的支持,企业可以一个一个地方去开发,但是很难做到标准化。所以我们非常希望腾讯,作为一个技术强大、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能够关注到县域商业体系数字化服务的建设,助力本地商贸的发展。
从我们自己的实践来看,通过在线直播、小程序、社群团购等形式,已经成功的把很多农产品销售出去,特别是趋向于本地化、更趋向于私域流量的直播,特别适合本地的商业体系建设。此外,县域当地的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活力所在,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降本增效。我们目前能服务的范围还是比较有限,是一个小盆景,不是一片风景。如何把互联网科技的力量,更好服务下沉市场、服务农业、服务县域经济,当前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点。
“为村”思考
主持人:腾讯多年来一直是深耕公益慈善和社会价值创新,特别是在2021年提出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战略,想请教陈晶晶女士,您作为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的一线参与者、“为村”项目专家,对于县域乡村振兴这个话题有怎样的思考呢?
陈晶晶:SSV是可持续社会价值的简称,我们事业部叫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事业部下面有一个向善实验室群,我们为村发展实验室就是向善实验室群中的一员,主要致力于在乡村领域找到一些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新路径、新方式、新模式和新方法。
2021年的战略升级是腾讯24年的历史上的第4次战略升级,这一次战略升级的核心就是在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这两个战略之后,还要再补充上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一方面是国家的战略在发生变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另外一方面,腾讯作为一个公司,它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也走到了新一次的战略升级的阶段,需要把社会价值的创新作为整个集团的战略底座的一个阶段。
SSV自2021年4月份成立以来,为村发展实验室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助力乡村振兴的部门,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找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腾讯模式?
我们现在基本确定了这个问题的原则和方针,总结出了判断问题的三个标准。
原则上,我们要坚持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我们要紧紧的跟随国家战略;第二个标准是农民受益。我们做所有的这些事情,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社会价值;第三个是腾讯的优势,在乡村振兴主体自主发力之余,我们作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基于这写标准,我们初步确定了这样几个重点探索方向:第一个就是乡村的人才振兴,例如前两天刚在深圳开班的“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针对性培养乡村职业经理人;第二是乡村建设,我们希望培养的乡村人才能在广大的农村,在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第三个方向是发展农业产业中的特色种养业;最后是发展前沿的农业科技,腾讯一直很注重科技的助力,农业领域同样如此。
数字生态服务建设
主持人:关于数字服务生态,作为县域一线的从业者、微信团队城市服务行业深度参与者、以及行业专家,你们认为可以通过怎样的生态服务建设,来减少城乡间在商业服务领域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差距?
顾海君:微信开放平台主要的产品是两个,一个是公众号,包括订阅号服务号,还有一个是小程序,我在这个团队主要负责行业运营,重心是在政务民生领域,包括有些社会服务的一些场景。
这两年,借助数字化产品,政府的公共服务一直在下沉,像“粤省事”、“随申办”这样的公共服务小程序,已经下沉到了乡村,“粤省事”不光服务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区域,也能覆盖到广东省的偏远地区。
现在,微信开放平台的服务号和小程序,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了很多政务问题。比如社保缴纳,微信小程序帮助了8千万老人解决社保缴纳的问题,其中大部分是乡村老人,他们自己不会用,可由工作人员操作代缴,完成了以往让人头疼的一些事情。
从商业上来看,服务号和小程序也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现在全国有九百万家店餐饮门店,其中餐饮小店大概有5百万家,引导他们使用小程序扫码点餐、微信收单,同样可以提升运营效率。
小程序还可以助力社区团购下沉。在中国的商业体系中,有七百万家夫妻店,其中有两百万家在县域内,帮助这些夫妻店提升经营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县域商业的服务水平。
开放平台不断深度下沉的实践,切切实实解决了一系列民生相关的是实实在在问题,包括(社保、养老、医保,互联网法院、老年人便利度)。那么,进一步发挥微信场景能力、以及数字便利度的能力(小程序)来不断缩小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潘东明:县域商业主体主要以批发商、大的一些专营店、传统商业经营者为主。在线化是它们目前非常重要的一块,在线化背后需要的是平台的支撑。
我在县域,有自己的商业实体店,农产品在线直播也已经开展,通过小程序、微信群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实现精准营销和售后服务反馈。县域的商业要振兴起来,首先需要平台的支持,背后需要标准化的技术支撑。县域商业企业具有本地优势,当他们补上了数字化和物流配送的短板后,就可以抵御外部的竞争压力。
商业层面的社会化服务可能是最大的慈善,能在技术层面、平台层面或者直播工具这些层面有解决方案,有社会责任的科技公司可以帮助商务部、国务院,在金融商业体系建设方面的角度来助力推动这个事。
这么多年(一线工作)看下来,产业固然重要,但是实际上真正跟老百姓相关的、跟就业相关的、跟创业相关的、跟日常柴米油盐生活相关的,其实是地方商业。如果一个地方的商业坍塌了的话,大概是成千上万人失业,而且对税收各方面影响都很大。
李孜:我觉得刚才两位老师讲得非常的全面。第一,微信的整个产品生态,其实是公共服务加商业,是实实在在的在弥补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带来的服务差距;第二,千家万家的县域企业,都是本地传统商业的先锋,我们的数字化如何能够快速的赋权他们,作为工具的同时,形成标准化产品、建设地方生态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商生态、最终实现内循环,支撑起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这可能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的创新。
数字服务产品力助力乡村振兴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你们觉得怎么样的数字产品可以来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
潘东明:希望互联网科技公司能够将注意力更多从大城市转移到地方县域,希望能够从公益的角度出发、探讨与商业结合的方式,希望科技公司的产品、腾讯的产品,可以为县域乡镇农村的商业提供新的支持。
陈晶晶:我们做乡村振兴,有一个20字方针:政府主导,社会共创,腾讯助力,试点示范,分类推进。
希望未来,无论是从农业上的一产二产三产,公共服务或者商业服务业等等,从不同的维度,农业维度、农村维度、农民的个人发展维度等等,我们能够以县域为框架,做更多更精准的分析。在精准分析的基础上,再做出更有针对性的一些数字化的服务。
顾海君:小程序再有几天,正好是五年的时间点。我们在头部或者在城市,已经有了较好的覆盖面和公共服务基础。但是在广大的、所谓中腰部或者更下沉的区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空白。所以我一直在想呼吁我们的服务商,呼吁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跟我们来关注这个问题。
我们希望可以和县域一线的从业者一起探索,我们非常愿意去帮助老百姓、帮助县域居民、村民们获得更好的数字化服务,也希望能帮助服务商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我们开放平台有一句slogan: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能力可以输出给大家,帮助县域乡村数字化经济转型,起到我们应有的作用。
李孜:希望我们这次聚在一起,能够真正在未来,为县、为乡村解决就业,解决更好的消费,为他们创造可以持续创业、持续创新的机会。县域本地批发零售商户等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活力所在。早在2020年,腾讯就推出了TAPD小微企业扶持计划,旨在帮助小微企业共渡后疫情时代转型难关。当下,全新的县域本地商业数字化转型,更是我们作为数字企业,参与到国家战略、加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其实现在本土已出现了了不起的星星之火,未来如何燎原,我们可以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