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立于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天地,得用一生去发现使命,去完成使命!
爱因斯坦说:我们的犹太祖先,即先知者,和中国古代先贤,了解并表明,铸就我们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目标的产生与确立。这是一种使命目标,是需要一个人、一代人乃至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使人类变成一个幸福的群体,我们称之为“使命”。
我们常说,要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辨是非,有一个前提条件,他要有一个明确的准星来思考问题,来判断是非。
有的人以使命作为准星,让自己的理性以及一切的理性推理活动都服务于这个使命,甘愿奉献,毫不为己,最终成就非凡人生。例如:冲在一线而不幸去世的李文亮医生、京城外卖小哥高治晓等。
也有人以“己”作为准星,自命不凡、自命清高、自以为是,最后只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这篇文章呼吁大家,找到使命,去做一位以使命为准星的明辨是非者。
首先,使命让人生更协同。
协同是一个商业用语,是指通过利用不同资源更高效地达成目标,用它来阐述使命,非常合适。
没有使命的人,以“己”作为终极度量来行事和思考问题,这种人的人生,谈不上协同。人的需求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以“己”为准星,这个准星则是时刻变动的,久而久之,人也就变得像无头苍蝇,所做之事互不关联,无所聚焦,更无法协同。
有使命的人,以使命作为自己的准星来思考问题,所有任务、事情相互均有关联,这种人的人生,才能真正协同。“祖国安危人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是朱德青年时代说的铮铮誓言,这个使命让朱德一步一步成为叱诧风云的军事家。
其次,使命能让自己更坚韧
使命是源自内心最深处的东西,它是人们的原始冲动,我们需要不断问自己问题,才能找到它。在问自己问题的过程中,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之门,这样才能发现最值得我们信仰的东西、深层次的使命,而这种使命是为“道”,为“仁”,而不是为“己”。
人的使命应该是利他的,应该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的。只有这样的使命,才能让自己坚韧、焕发激情、令人感动。
第三,使命是人内在的核心动力
使命让人自觉奋斗、百折不挠、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凤凰涅槃。没有使命的人,不知人生价值何在,也不愿承担责任与任务,成为行尸走肉。迷茫困顿,抱怨连连,轻生自弃,缘自骨子里没有使命。
使命不是一种口号,而是需要化为有形的人生逻辑,并基于这样一套逻辑进行行事和思考问题。有使命的人,或许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明显能感觉到,在成全他人的过程中成全自己,必将收获最好的自己。
写在最后
使命成就个人!
一起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明辨是非者,找到那个比自身更强大并隐藏在背后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