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出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告别了以往只能依赖现金支付的方式,只要带上手机走到哪都不用担心付不了钱。一方面省去了商家找零的麻烦,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排队的时间。
对于老百姓来说,移动支付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要说在移动支付这一领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支付宝和微信了。同样是具备第三方支付功能的软件,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国民软件”,大部分人每天都会使用到微信或是支付宝付款。
然而在支付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险也随之出现。为了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对外开放和强化监管需要,1月20日央行起草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随着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加上支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其中包括一些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通过银行违规进行跨行清算,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支付业务,包括挪用客户备付金的情况也层出不穷。然而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已经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这一背景下,央行才重拳出击“出手”管理非银行支付机构。而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也是为了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防范支付这方面的风险。简单点来说支付宝、微信这些巨头,往后在支付这方面的业务都会受到严格监管。
事实上早在2020年10月13日的时候,央行就决定建立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当时给万亿支付机构备付金都上了“保险”。此次管理非银行支付机构,也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广大国人的资金安全。毕竟我们将钱存进余额宝或者其他理财渠道,并不是为了让这些支付机构擅自挪用我们的资金。
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未遵循安全、高效等公平竞争原则,严重影响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央行可以按照支付业务类型拆分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措施。这一规定的出台,对于支付宝和微信的影响有多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说不管是支付宝还是微信这样的巨头,又或是一些不知名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只要违反了上述规定,影响到支付服务市场发展的话,就有着被拆分的可能。没有经过批准,不从事支付业务的,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支付”的字样,可见支付市场的规则也该“变”了。
如果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份额达到1/2,或者是两个机构合计达到2/3,又或是三个机构合计达到3/4,央行就可以审查非银行支付机构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了。
对此有人提出疑问,如果突然之间让你不能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不知道你们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