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我终于看清了比特币的本质
时间:2021-04-14 阅读:
7797 次

手机扫码打开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教父》
在波谲云诡的比特币世界,即便你不是半秒钟看清本质的天才,但也千万别当个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傻瓜。早年间,我还是一名区块链研发人员,在那段三点一线的时光里,在那些 todolist 被勾掉的深夜中 ,我的技术水平成长很快。那时候,炒币的盈利加之技术的领先让我「认知膨胀」。膨胀虽然是个中性词,但如果在时间的长河中俯瞰,那么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物理,膨胀的事物往往都走向恶性结果,比如有经济鸦片之称的通货膨胀;宇宙的持续膨胀将走向空间大撕裂而最终灭亡。而「认知膨胀」让我失去了冷静与思考,自大的认为看懂了比特币的本质,拿到了财富大门的钥匙。而殊不知,仅仅技术水平的提高不等于认知能力的提高,我只不过从一个普通傻瓜变成了一个发际线被提高的傻瓜而已。最终,一身的武艺也没躲过资本镰刀的当头一割。最近两年,我汗牛充栋的阅读了大量文字,其中囊括了比特币发布之初的两年中本聪本人对比特币的探讨邮件与回帖、比特币白皮书和源代码、以及大量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行为学、货币史等书籍。渐渐地我摸到了一点感觉,每合上一本书,我都在心的底里对比特币的本质增多一点隐隐约约的理解。比特币诞生至今,它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有着自己的方向与力量。它川流不息,一路上淹没大坑滋养农场,暗流涌动于堤坝之内,扶摇直上于山谷之间,等到浪潮退去,平静又如初时,这大河却流淌的更加宽广了。要寻求比特币的本质,我们绝不能刻舟求剑式的站在岸边,而必须踏上一段溯本清源的旅程,回到这条河的发源地去一探端倪。
比特币的原初力量2008 年 11月 1 日,一个 ID 叫中本聪的匿名人士在网络上留下了他的青云之志:「我一直在研究一种全新的完全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抛弃第三方信用机构。」紧接着是比特币白皮书的链接。之后,bitcointalk 论坛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各路大神,形成了一个围绕比特币活动的小圈子。就是这个小圈子为比特币这条大河注入了原初力量,他们人虽不多,但各个武艺卓绝。这其中就包括了密码学领域的大神哈尔·芬尼 (Hal Finney),他也是比特币网络第一笔转账的接受者;还有计算机安全的科学家达斯汀·D·特拉梅尔(Dustin D.Trammell),以及文件共享协议 BitTorrent 的创始者布拉姆·科恩(Bram Cohen) 等。接下来两年,这个小圈子陆陆续续的对比特币展开了全面讨论,例如比特币的价值、技术架构的设计、物料的管理、以及安全防御等等。而就在 2010 年 12 月 12 日,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0.3.19版本之后,他就事了拂衣去似的没了音讯。而 2008.11.1 ~ 2010.12.12 这两年期间所有的论坛讨论和来往邮件都被公开。这些原始的资料对于比特币研究人员具有极高价值。可以这么说,这价值好比是三星堆遗址于历史学家、达芬奇的手稿于文艺复兴史研究员、拉斯科洞窟的壁画于人文学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照片于物理学家。这些资料就是我们溯本清源一探究竟的内容,我们要在这里找到关于比特币本质的答案。这些资料完整的记录了比特币从一个胚胎发育成婴儿的过程,也记录了以中本聪为核心的小圈子对于比特币的初心、期待、担忧与预言。比如在 2010 年 2 月,有人对比特币经济模型提出质疑由于比特币的挖矿持续难度增加,而比特币的产出数量却不断减少,因此这个经济模型不可持续。
关于这个质疑,一名 ID 叫 xc 的人率先做出了回复:这是个庸人自扰的问题,没有人会死于通货紧缩的漩涡。怀着通货紧缩而购买力增加的期待,收藏和储蓄币绝不是坏事。这可以把比特币集中起来做更大规模的事情,甚至将来会出现比特币银行,以市场利率借出比特币。
十一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段回复;这个小圈子在当时就聊到了比特币收藏储蓄的特质,并预言了比特币银行的出现,而比特币银行不正是当下币圈最火热的 DEFI 的核心要旨么。这些资料中像这样见卓识的探讨比比皆是,而对我启发最大的,是这个小圈子对比特币价值的探讨。当我读完那些关于比特币价值的讨论资料,我发现这似乎正是我一直寻找的钥匙,它打开了我的一道思想之门,引领我通向了一个自由辽阔的地方 --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这个主题下面有多个回帖,主要内容是比特币的经济模式是否违背了先贤们提出一些经济学理论,其中出现最多的几个名字就是门格尔,米塞斯、罗斯巴德等,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 -- 他们都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以下简称奥派经济学)可谓是一个历史悠远的传统,奥派经济学家们都具有共通性,比如 16 世纪西班牙经院哲学家代表人物马里亚纳、奥派第一代掌门人卡尔门格尔、被称为「奥地利最伟大的灵魂」的米塞斯、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他们都认可主观价值论、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等基本思想。而这些基本思想与比特币之间存在着某种量子纠缠似的关联,以至于他们在很多问题上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默契,比如对于通货膨胀的态度等等。奥派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是极度厌恶的,并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不公平的过程,它会对不同群体的命运造成不同的影响,而最先获得新增货币的群体获利最大。」比如,当下美国 1.9 万亿美元的大放水,最先获得 1400 美元的美国人民的将获利最大,而他国人民将为其买单。中本聪在曾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中留下了 50 个比特币和当天《泰晤士报》的头版文章标题:「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可见中本聪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对立。那么,那个小圈子所讨论的米塞斯回归定理又是什么?它与比特币的本质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久逢甘露似的阅读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等奥派经济学家的著作,欲求在先贤们的思想宇宙中找到链接比特币本质的虫洞。但是先贤的著着实难啃,晦涩语言加之庞杂概念,让我在阅读中总有一种两眼摸黑的感受,甚至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直到有一天,当我合上米塞斯那本《人的行为》时,窗外绿色梧桐树叶漏进来的金色阳光在红棕色的牛皮桌垫上照射出形状各异的斑驳,原来天已经亮了。我看向《人的行为》深色的胶版纸封皮上的米塞斯,非零曲率的纸面却折射出来一些波长不同的光,我揉揉眼睛,一时间我竟错乱的把米塞斯和中本聪当成了同一个人。我回过神来,脑袋里的回归定理、行为学、比特币、区块链等词汇就像几块量子力学的乐高积木,毫无规则的随机出现又消失,而后的几秒钟它们竟然有点完美的组合了。
米塞斯是谁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赞赏金额:20元
微信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