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经济和元宇宙概念是商业未来趋势还是一个嘘头?
时间:2021-11-05 阅读:
8739 次

手机扫码打开
国家这段时间都在宣导要大力发展数字化经济,力求通过这个方式成为经济强国,到处开各种峰会讲解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家有这方面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同时也要求各种有能力、有思维前瞻性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做数字化转型,甚至让这些企业和老板们可以互相赋能,为了更好的让传统实业转型,还提倡用新融媒的方式去结合。
而习近平也说明在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处处都有合作的机遇。
并且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讲到坚持创新驱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机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
坚持行动导向——加大发展资源投入。重点推进的有: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23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说明将来的商业发展讲求的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单一的资源技能就可以获取到高额的利润了,是资源链与资源链之间的竞争,想要继续做大做强就要各方联合起来互相赋能,所以最近也兴起很多做资源人脉整合平台的公司,然后还必须玩创新、结合科技技术、拥有互联网思维、了解N世代和Z世代的兴趣爱好。
在这里先讲解下,什么叫N世代。N世代“Net Generation”,特指那些一直处于互联网、智能手机、电脑、新媒体、短视频、二次元的大环境下、热衷于在网络世界社交、在虚拟世界里面获取信息,对互联网、新兴科技、科技技术、元宇宙等数字化产物都特别感兴趣甚至是好奇的新时代人群。
Z世代意指1995年~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也就是95后。这一类人跟N世代的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关心的是体验感,所以不管是网购还是网络社交还是在虚拟场景中,更注重的是产品或者是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自身的体验感是否好,并且会尝试去挖掘最好的价值和服务。这群人的出现让很多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利润以及商机市场,这个正在形成的庞大消费势力是未来企业绝对不能忽视的。
之前福田政府就跟一些企业合力举办了一个数字化转型峰会,里面就说到元宇宙。
很多人好奇什么叫元宇宙,我这种想要研发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互通技术的人,就要涉及到这一块了,简单来说元宇宙指的是沉浸式虚拟世界,英文Metaverse,是通过虚拟世界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3D技术和互联网组成。
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和体验,跟网络游戏不同之处在于,元宇宙能够带给玩家更真实的感受,让玩家仿佛置身于虚拟世界中,甚至是无法区分是真实还是虚拟。这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七个层次:体验、发现、创作者经济、空间计算、去中心化、人机交互、基础设施。其中涉及到的六大基础技术分别为: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交互技术。
这个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想要更好的明白,可以通过看电影的方式了解,例如《失控玩家》,还有之前新出的电影《头号玩家》就是涉及元宇宙元素。所以在元宇宙的概念里面,是包含虚拟世界真实化,同时亦包含真实世界虚拟化,并且两边数据实时互通,形成一种超越现实与虚拟的全新世界形态。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因为这个涉及到全新的行业领域,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是否可以进入这个赛道是一个很悬的事情,就算想进入这个赛道也未必能成功,这个确定会是一个未来趋势吗?
在这里就要顺个逻辑,你觉得这是一个很少企业涉及的新兴行业,其实在2018年就有公司打造虚拟ip人物,搭建虚拟场景做直播——《我是不白吃》;还有由燃麦科技公司开发的,全国首个Metahuman(超写实数字人)AYAYI,她是利用MetaHuman Creator技术打造出来的虚拟ip网红,而MetaHuman Creator技术是虚幻引擎创建出来的一个工具,一般用于影视行业比较多。
AYAYI只是出道60天,就跟娇兰、LV等国际大牌合作,还为虚拟饰品牌Jolynnwei带货,目前身价估值6亿。
这些技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在欧美数字化“角色”已经是一种常态。在由波兰科幻小说家史坦尼斯劳·莱姆小说改编的电影《未来学大会》中,过气女明星罗宾把自己的容貌和表演扫描复制进电脑,让永远青春的数码图像代替自己表演。
不仅如此,在国内利用技术赋能做人脉资源盘平台的企业也有很多。
而有些人没有这个意识或者没有发现这个现状是在于,了解一样东西是涉及到信息差和认知差,这些人的思维是只关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所处的行业圈子,而没有破圈的思维。加上人的天性是只会关心跟自己有关的事情,觉得跟自己没关系的事情是不会过多的去了解,更别说特意去搜相关信息和企业了解这些技术,就会导致这种人在接触到一些非自己行业范围、非自身专业技能范围消息的时候,会持有质疑的态度,甚至是否定。
因为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了,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他不是第一时间去查证、搜索资料验证说法的来源和真伪,而是看到这些事情后第一时间质疑你,甚至是批斗你。
然而有些人觉得这个是一个机会,但是应该如何执行落地?
在开头的时候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企业之间互相赋能,当你有这种思维和意识,并且知道价值在哪里的时候,你不想自己研发技术,可以找那些已经有相关技术的公司,为你做技术赋能,或者找有同样思维理念的人才帮你去执行,你不会做至少会砸钱和投资人才吧?
你要明白一个新兴的行业,说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还是属于蓝海,目前这段时间才进入赛道的企业还在试水阶段,包括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既然如此就说明这个行业的高利润份额还是有的,也同时说明现阶段是没有人会告诉你落地执行的方式。毕竟真正能赚钱的东西,别人是不会直接告诉你如何去落地执行,就算是网上搜索,你也未必能找到答案,要知道能让你轻松获得,甚至是免费获得的赚钱方式都是不值钱的,因为谁都不是圣人,不会平白无故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跟自己抢利润份额,除非我给你提供赚钱方式所获得的利润,比我自己做这件事情还要高,否则说明这个行业已经没有高利润了,我只能通过知识付费的方式收割比我认知低的人的韭菜这种方式赚最后一波高利润。更别说连这个思维都没有的人了,就算直接给你讲落地执行的方式,说了你也没办法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为什么这么做,不懂的人是没有这个耐心去铺垫的,尤其很多实业老板喜欢玩短平快,你还想他花时间做技术研发,投入资源各种试错更不可能了。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总是找机会去开各种峰会,甚至是跟一些技术赋能的公司合力举办峰会,不停的去灌输这个理念和打破大家的认知思维。
因为这样做的人才会多,当大家觉得这个行业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公司向这个方向去发展,到时候你还怕这个行业不成熟吗?会没有相关的技术出现吗?到时候别说是企业了,相关的培训机构都会跟着出现,专门培训这类技术人才供给到各企业里。加上国家想要通过这个方式赋能工业化产业,但是目前it这一块的操作系统大部分还是用老美的技术,很多企业也没有这个能力研发自己的系统技术,自己建“地基”,都是用国外的系统技术,在上面搭自己的框架,这种模式让我们显得很被动,这也是华为一直想研发自己的系统技术的因素之一。
当然有新机遇的同时自然伴随着对应的风险,毕竟做行业改革者、创新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加上创造者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有的落地执行方式都是需要自己去构思和试错,没有人可以给到你一个成熟的成功模式。
而且你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构思是百分之一百会成功,所以没有信念感的老板或者企业家是很难投资在这种新兴的项目里面,这就导致在技术研发和推进新兴项目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心里没底,除非已经有自己成熟的产品或者技术出来;也会发生半途崩盘的情况,因为一直到处挖技术人才和资源,但是却不愿意有大投入,成功的机率就显得更低了。
这也说明,能够在商业改革中留存下来的公司一定是具备这几点:专业、深耕、工匠精神、创新思维、高格局、远见、眼界、坚持、懂得破圈。而目前在人机融合智能探索方面,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我也大胆假设一下,现在虽然还是处于5G万物互联时代,但是如果后面研发6G技术,是否就可以真正全面踏入元宇宙时代,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互通的新形态世界模式?这个还是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实现的。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赞赏金额:20元
微信支付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