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单素材|精选

商业6.0时代,未来靠什么挣钱?

时间:2021-10-23    阅读:10134 次      手机扫码打开




“大生意做趋势,中生意看形势,小生意看态势”。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也许成功的模式是不能复制的,但我们可以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智慧。有些时候不是生意越来越难做,而是做生意的逻辑变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面对新形势唯有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才能在“欲变未变”的环境中。感觉到微波下的暗流,驶向胜利的彼岸。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个时代大概是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是一个产品相对短缺的供不应求的年代,此时劳动力充沛又廉价、资源的开发效率较低、人们的需求也很简单粗放。

 

所以供不应求的状况决定了整个市场是“卖方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就很重要,负责“生产”的就是各种工厂,负责“流通”的就是各种经销商、批发商、实体店、各种商家等等。


这个阶段财富的核心关键词是:差价(经济学中称之为价格歧视)。工厂赚取的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差价,商家赚取的是产品从“原产地”到“目的地”的差价。当然,他们都很大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在创造了商业繁荣,支撑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财富。

 


既然是“赚差价”的思维,商人比拼的就是消息的灵通性。比如义乌的商贩就从做小生意开始,在全国各地不断来往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各地的产品价格行情。因此他们迅速在全国各地渗透,成了中国第一批经济红利中吃螃蟹的人。

 

而其中一部分人不再满足赚差价,他们开始从家庭手工业的小作坊做起(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型),生产以轻工业、快消品为主的各种产品,一步一步逐渐就发展成了工厂。然后,就是工厂的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这个阶段一直持续了近20年的时间,直到互联网的兴起。


2003年,中国刚好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拐点,当时中国面临着非典,传统的商品流通受阻的情况下,刚好成为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温床。

 

像是淘宝、京东,之类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他们整合市场资源,将所有的商品通过菜单的形式展现到你的面前,质量、价格近乎透明,人们再也无法通过地域和信息差来赚取利润,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再加上交易物流的快速发展,商品的流通反而更快速了。


这时的中国,一大批曾经借助信息差赚钱利润的实体店倒下了,他们已经被社会所淘汰。


有人倒下的地方,就会有人站起来。当时开网店基本上是零投入的,门槛很低,所以一大批实体商家顺应时代转型为网店(也就是淘宝店),固然淘宝也曾因为门槛过低导致有大量的劣质商品流入市场,但是当时只要是良心的淘宝店,基本上也都赚的盆满钵满。

 

由于电子商务不受现实空间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边际效应(即:产品销量越大成本越低),所以很适合“单品海量”的产品,商家们最喜欢的就是“爆款”产品。

 

而且由于第三方市场主导着流量和排名,所以曾经的“卖方市场”直接演变成了“第三方市场”,能够主导市场的人,必然是最终的获利者,所以像是淘宝和京东这类第三方平台就借着这个东风,踏上了高速盈利的快车道。

 

但是也正是因为市场的透明化,导致许多大同小异的商品渐渐的不得不走上价格战的道路,优惠力度越来越大,网店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电商把所有的商家带入了一个同质化、价格战的怪圈。


由于产品的生产能力的逐步提升,市场上的商品渐渐由短缺进入了饱和状态。消费者的选择区间变得越来越大,开始变得挑三拣四,这个时候,一个新的时代又悄然而至了。


市场商品趋于饱和,慢慢的开始发生了一种现象,叫“产能过剩”。在供大于求时,所有产品的变成了一种急于脱手的状态,你还不能压着,你不卖就有别人卖,你不做总有别人做。

 

所以这个时代许多传统的工厂倒闭了,曾经粗放式的生产必然要被时代所淘汰。

 

而这时,由于大家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其实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了。

 

以前人们的需求是如何更加快捷的找到产品,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如今产品已经足够丰富、足够多,而且都在打折促销。人们的需求升级成了如何找到“好产品”,或者说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这就是眼下的状态。


这个时候,所有企业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学会给产品“增值”,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纵深化。将产品的某种功能做到极致,越来越聚焦、越来越专注,就服务特定人群,引领行业的不断细分。


第二:定制化。给消费者量体裁衣,走个性化生产路线,今后的产品不再是一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这也是工业4.0时代的生产特征。

 

以上两个方向会导致市场的分化,所谓市场分化就是说:市场“大一统”的时代正在结束。

 

今后的产品很难再有统一的标准,这一群消费者喜欢的“产品”跟另一群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是完全不同的,多元化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



当众多品牌开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平台就可以发挥更宏观的作用了。平台可以通过数据统计把同类的需求放到一起,进行协同生产,如原材料采集、下单时间等。这些看似碎片化的生产环节,又可以具有强大的「计划性」了。而且平


台还有一个核心的任务:给平台上的各个环节的企业进行授信,降低大家不必要

的磨合损耗的成本。平台还可以根据零售数据做精准匹配,促成「消费端」向「生产端」的渗透,帮助「生产端」做各种计划准备。这就会让「零售和「生产」之间的协同效率增加,这解决的是无效产能,使库存最优化。


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计划经济」,非常符合辩证的哲学。

总之,只有抓住商业变化的精髓,深刻理解商业变化规律,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

败之地。


公开化、共享化、平台化、定制化,是未来商业的大势所趋。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商业重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这一端,“第三方市场”主导的市场正在变成“买方市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圈自己的消费者,最好的切入点就是需求,一切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以前是先做产品,再去找消费者;今后是先找消费者,再去定做产品,这完全是倒施逆行的逻辑!

 

我们终于发现:商业的核心最终从做“产品”切换成了聚“群众”。

 



 

我 们 都 知 道:淘宝上的东西够便宜了吧?已经无限拉低了各种快消品的价格。但是拼多多的上面的东西更便宜,淘宝上卖19.9的,拼多多上面可以卖到9.9!

淘宝/拼多多先后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它们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无限拉底商品的利润。


《国富论》里说:利润降低不是商业衰退的结果,恰恰相反,这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平台诞生,未来无论我们做什么,总会有其它平台或者商家跳出来,卖的比我们更便宜。


互联网的根本价值,就是让人人皆可参与,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充分,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


未来真正的生意表面上看都是不赚钱的,甚至是亏本的,但是商家却设置了隐形的路径,通过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在赚钱。


千万不要只迷恋产品本身了,我们早就进入产能过剩的时代了,这个社会早就不缺产品了。


未来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是精神指导,是帮助选择,是学习,是陪伴,是宽慰,是放松娱乐,是身份属性,等等这些无形的东西。


人类的物质越发达,人类的精神就会越迷茫,人越迷茫,越容易对无形的东西如饥似渴,比如精神认同,心理的抚慰等等。


深谙大众心理,善于从人性上影响大众,将是今后最重要的商业能量之一。

 

消费者想要的既不是好产品,也不是价值,而是各种情绪抚慰, 因此千你只要讲好一个故事,能抚慰好他们的心灵,他们就会趋之若鹜。

未来的一切商业竞争,都是抢占“大众心智”竞争。谁占领了社会认知的制高点,谁就能成为金字塔最顶尖的人。


但是这还不是商业的最高境界,商业依然还在发展!


马云曾说:“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


的确,中国未来还有一波最大的红利:社会信用关系的重建。


为什么这样说呢?


之前,第三方平台的特点是“强信息、弱关系”。比如淘宝、大众点评,都是在强调商品信息的正确性、公开性,但是平台上的消费者之间的联动比较小,由于消费者过于分散,只能任由平台发号施令。哪个商品做活动了、哪个商品能上首页、哪个商品必须得下线,都是第三方平台说的算。

 

但是社交媒体已经让大家进入“弱信息,强关系”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且彼此联动性很强。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大的来自于“分享”,而不是“告知”。


正如 我们上面所言,既然商业核心机理从“物以类聚”过度到了“人以群分”。那么今后消费者也必将从分散走向联盟。作为一个消费者,今天你不主动把别人团结过来,明天别人也会把你团结过去。请记住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谁主导了消费者,谁就主导了市场,谁就能来分钱。


看看现在的淘宝吧,排名靠前的店铺机会都被“网红”把持了,再看看现在的大V、女主播、自媒体、各种小众品牌的崛起等等,都是这种特征的直接反映。


为什么直播可以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模式?因为直播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信用”。

 

在之前的图文时代,商品的形象往往靠的是商家的P图能力,尤其是电商/微商等平台,我们看到的商品,往往都是被美化的,所以我们买的很多商品都和图文展示的不符。

 

但是在今天的直播时代,我们可以全方位的/实时的看到产品的最真实面目,任何美化都是苍白的,这是根本的区别!

 

随着5G和视频媒体的发展,一切都是变的可视化,直观化,未来我们每个人必须有足够的勇气直面你的消费者,你的观众。

 

商品已经从“图文时代”升级到了“直播时代”!那种在商品面世之前,需要先偷偷躲起来P图,或者用文案去渲染产品,拼命去做营销的时代一去不返了;那种自己躲起来反复剪辑和修改内容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


 

除此之外,图文时代消费者需要看评论,需要问客服,而直播时代则可以直接互动,是全民共同参与的公共活动,随时提成各种质疑,商家必须实施解答,只要有问题就是无法回避的。


未来最好的营销是内容,最好的内容是产品,最好的产品则是信用。


随着个体的不断崛起,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个体进化成超级物种。


也因此,未来将有海量的小众品牌崛起。过去10个亿的市场规模是由50个客户构成的,未来10个亿规模市场将是由2千个客户构成的。


未来这些中小品牌将非常专注聚焦于某一品类,具备垂直打通、纵向整合的能力。比如从原料来源、设计开发、到生产营销,再到客服、后期维护。而且他们的背后可能不是一家工厂,可能是有一个工厂群,但是能随时被他们整合。


其次,这些小众品牌将非常善于对人的聚合,他们用内容和用户建立起强关联。当然,他们懂得如何更好运用群众的力量,每一句话都蕴含了发动群众的艺术。


商业依然还会继续进化!


这两年最火的平台当属抖音了,它们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互联网格局,那么它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


答案是两个字:算法。这两个平台有一套非常高明算法推荐机制,它们能根据你的阅读习惯识别你的标签,算出你内心深处的癖好,你越喜欢什么,就疯狂给你推送什么,这也叫Ai推送(人工智能推送),显然这套推荐机制更符合人性,无限顺应了人性,所以越来越火。


按照我们在5.0时代的分析,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精神产品,我们周围的物质产品越来越多,免费送上门的也东西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大家更需要的是精神寄托,是灵魂的安放,显然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内容属性将占据我们更多的时间。


因此,未来所有的商品都将沦为“信息”的附庸,未来的商品都将隐藏在各种信息流里。


更重要的是,传统互联网其实大大加剧了贫富的差距,比如微博和微信的时代,你创作的内容受欢迎,就会吸引粉丝你吸引的粉丝越多,内容传播就会越广,从而又帮你带来更多粉丝,然后可以收广告费,这就是叠加效应,也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当你有一定资本的时候,你可以有撬动更多资本,而最后所有好的资源都会往你身上聚集。但是算法推荐的时代,这个逻辑就不存在了,算法机制使你的内容传播量和粉丝量没有必然关系,比如你的内容发布之后,先推荐给200个的标签相符的人,如果点赞率、阅读完成率都不错,就继续推荐给2000个人,如果还不错,就再推荐给20000个人……


也就是说算法就可以将一个之前的原始积累不断归零,这对于新人来说就是最公平的,同时又鼓励那些“旧人”不断努力,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辉煌里,过去的成就也无法成为你的跳板,每个人的价值只取决于你当下创造的价值,我们永远只能用当下的内容说话。


“算法推荐”的精髓就在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才华,是各尽其才,各归其位。它会在无形中平衡每个人的阅读量,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把资源都集中到某几个大V身上,算法就是那个无形中的“”。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里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意思是:天道的逻辑是削弱强者,赋能弱者,而人道是逆天而行,越强的越去巴结,越弱的越要被踩挤,唯有天道才能劫富济贫。

 

老子应该想不到,他2000年前描绘的大道,被我们后人用这种形式表现了出来。


在算法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异会越来越小,因为算法会自动平衡资源的分布,未来一定是一个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时代。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没那么大了?

将会发生什么事?

 

在之前,我们每遇到一个人,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往往是这个人的身价,因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财富的区别。所以我们一定会不由自主的思考这个问题。而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定不是这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标签?跟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人和人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特征标签将更加清晰。比如,唱歌,跳舞,写作,表演,科研,律师,医生等等。

 

未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再是财富的区别,而是价值标签的区别。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的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平等,越来越细分,每个人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用再互相干涉和强加。

 

《道德经》里第八十章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描述的其实就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虽然两个人可以近在咫尺,虽然他们毫无共同语言,但是能做到尊重彼此的不同,和而不同,方为大同。

算法究竟什么?我们既看不也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大象无形,它在冥冥之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这不就是老子说的那个“吗?


商业的最高境界就是“道”,大道无形,我们都看不到它,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存在,冥冥之中操控了世界的发展。把复杂的事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模式化,把模式化的事系统化。这样,你就组建了自己的系统,这才是未来创业的真正路径。



“国以民为本,民 以 食 为 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餐饮作为万业之首,也应当遵循时代的商业逻辑。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虽然我们都是小小的个体。但是,无论做是一道美味的菜肴,还是赴一场丰盛的家宴。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努力让他人应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更幸福一点点。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祝大家有个甜甜的好梦,晚安~             

    爱你们的小千~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猜你喜欢精选素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317581450@qq.com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按钮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