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简力》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剖析:
“人脉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真相。”
成年人的社交,都是靠实力说话。你不强大,认识谁也没用。
你想要优质的人脉,都取决于你是否足够强大。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想要的资源和人脉自然会源源不断地主动来找你。
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多学一样本事、一项技能,才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吸引更多优秀的人。
要永远记得,最好的人脉,是优秀的自己。
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就叫人脉,真正的人脉,是根据你的能力、地位、身份等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1、
有两个最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是赚钱,一个是赔钱。效率最低的学习方法是看书,效率比较高的学习方法是和牛人交流或者单方面模仿牛人。
2、
赚钱更多的是实践出来的经验,且这个经验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效,而且这个时间一般来说很短,你必须快速的进化,才能紧跟商业信息的更迭。
但是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所有的经验,本质上都是过去的事情,而所有的钱,都来自于未来。这才是商业最有魅力的地方。
赚钱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准备,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它都是不确定的,不会因为你做了任何的准备而把这种风险完全消解掉——它始终存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风险始终很大,不关你是谁,不管你是马云还是许家印,还是王健林。
3、
人生的所有所得,其实都是【交换】而来。
哪怕你通过各种努力而成功,其实也都是最终实现了交换,比如勤奋/时间等等。
搞明白这一点,就能避开很多无谓的蹉跎,以及别人试图洗脑你的那些不对等交换的坑。
同样,若你明白了一切所得皆交换,那才真正能释怀人生的那么多不完美。
世间没有双全法,不过一物换一物。
4、
一个非常反直觉的经验:
要想把口才练好,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写作。
人要是脑子里突然有点子了,或者学习有心得了,写作是把这些想法落地的一个有效手段,你想的是否周全,逻辑是否严谨,只要落在纸面上就很容易看出来。
等把文章写出来之后仔细审视,把事实不清逻辑不通的地方处理妥当,一遍遍修改,等一篇文章改无可改的时候,这篇文章的内容你就已经很熟悉了,它会在你脑子里打包储存好。
这样的文章写多了,很多封装好的观点就会形成战略储备,等工作生活中需要你表态的时候,别人稍微起个头或者沾个边,你就能稀里哗啦说出一大长串。
因为都是你亲手写过且反复修改的内容,印象会很深,可谓张嘴就来,而且还条理清晰,内容扎实,让人听了信服,文章和文章之间如果有衔接的话,就能一口气说个没完,把自己的想法全灌进别人脑子里。
这种靠坚持写作进行观点储备的方法特别好使。
5、
处理家庭矛盾,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截断群流,不要回溯,不要翻旧账,不要拈斤播两,不要试图用五天前的你不仁去抵消三天前的我不义,一篇翻过去再不必提。
家庭琐事,永远不可能绝对公平的。
没有结果正义,更没有程序正义。
家庭矛盾中,90%的表面问题,是情绪问题,稍微安抚一下就没事了。
90%的底层问题,是结构问题,一般你想解决也解决不了。正所谓古语云【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趁紧要处发汗解表,下深功夫固本培元,即为传统智慧中的和睦之家。
6、
孩子可以是上天赐予的福祉,也可以是上天带来的祸患,全看教育使他们变成了谁。
?--英国儿童文学家玛丽亚·埃奇沃思《两个家庭》(1814年)
孩子永远是被他人塑造而成的。
?--古罗马剧作家泰伦提乌斯《两兄弟》(公元前2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