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单素材|精选

产品路径、创业节奏、游戏人生

时间:2021-11-15    阅读:6900 次      手机扫码打开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思考过,为什么战略咨询的deck或者商赛的deck一上来就给一个市场规模的柱形图,包括增速和渗透率?


之前并没有听说过十分深入、确切的回答,所见之人大多数是根据框架盲目执行,但除了最简单的对行业数据有个了解之外,其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那如果你想了解渗透率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或者创业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么请坚持看下去!


简单的自我介绍下 :


小肖,来自东北18线农村,渴望和大家实现共同富裕,就读于某中流985没有就业的工科专业,混迹于战略咨询和互联网行业目前正在创业,喜欢讲大白话,不抽烟,酒也是浅尝辄止,外表看似豪放,内心也是粗犷


总之我没有什么文学素养、没有什么知识积累,但永远在成长的路上~


那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分析方法: 我们不妨把一个产品或者创业公司的市场渗透率比作人的年龄,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可见下表。


渗透率 / 份额

人年龄

对应时期

0~5%

0~5

幼年期

6~25%

6~25 岁

青少年

25~50%

25~50

中年期

>50%

>50

成熟期


如果人的年龄成熟与否是由时间决定的,那产品或者创业公司的年龄应该是由市场份额或者说渗透率决定,将二者进行类比,是想告诉大家,无论是人生还是产品抑或是创业,我们都要在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情,把握好节奏


幼年期:此时产品、创业公司的目标绝不是盲目增长,在用户只有几千人时搞风控这都是不合时宜的,此时应该把资源和时间投入在两个方面


1. 对互联网行业要重点测试产品核心需求是否刚需,对于零售业来说就是测试单店模型是否盈亏,但总归是检验商业模式是否跑的通


OFO就是一个没有把模式想清楚,盲目扩张,导致没有足够的运营团队去管理资产,资金链条断裂致死的典型案例


那么什么是刚需呢?想象一下有的网站明明是有病毒的,你却还是要点进去这是为什么?你的产品补贴停了后,用户会留存吗?你的公司业务是补贴驱动还是需求驱动的?想清楚这些


2. 选择并抓住前期的先进用户


比如说知乎做的比价好,发布初期邀请了200名专业人士入驻,对外关闭注册入口,在小圈子内通过邀请码的方式获得前期用户;前期用户不乏李开复、雷军这样的名人,贡献了前期的优质回答


抖音在这方面听说做的也不错,感兴趣伙伴可以调查一下~


青少年:此时初具规模,也难免受到竞争者和资本市场的关注,大方向已然确定,模式已然跑通,核心目标就是快速增长


1. 快速增长可以是营销驱动,也可以是产品驱动,但我认为后者具有更长远的价值和更深远的影响力,个人大胆猜测增长驱动模式其实和商业化方式有关联


对于商业模式为中介抽佣、买卖差价的业务,主要靠营销活动驱动;比如淘宝、京东、美团这几家公司是该商业模式的典例,在产品能满足基本用户需求后,增长主要看营销活动


对于商业模式为广告售卖、增值服务的业务,主要靠产品力驱动比如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这两个功能创新使早期微信获得大量用户;包括腾讯系的qq音乐,皮肤售卖本质都是产品力驱动


2.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大方向基本确定,但是小问题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的迭代更新频率较高,时刻细微调整方向才是明智之举


中年期:这个阶段有几个特征,产品更新频率降低,用户稳定增长并开始传播,核心资源应投入到公司运营层面


1. 从运营层面拆解产品/公司的业务链条,进行全方位细节优化核心体验,巩固地位,加强用户满意度


2. 从运营层面注意把控收入、成本、效率等,优化运营方式


3. 注意用户惯性,不要犯错,此时一个错误牵扯到的用户量级庞大,因此低频迭代,小心更新,不要犯错才是明智之举


典例:QQ移动化时,取消了显示好友是否在线的提醒,短短一周时间收到了大量的投诉,这是忽略了强大的用户惯性


4. 想办法扩大需求边界、寻求下一个阶段增长点。


试想一下为什么增长率降低可以让一个CEO花几百万请咨询公司来治病?因为在这个激进的年代,一切都在增长,产品/公司一定要跑赢平均增长率才不算后退呀


但是在寻求增长,创新业务这块的资源投入必然要有一个限度,这里建议八二法则,80%巩固本业,20%寻求创新,否则投入资源过大可能会拖垮整个产品/公司。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摩托摩拉的铱星计划,计划利用66卫星实现全球免费通话(马斯克直呼内行),但天上的东西毕竟高贵,一年内被地上的华为、中兴等代理商以低成本入侵搞死, 1999一年内巨亏50亿美金,这就是摩托摩拉死亡的开始


成熟期: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整体上进行大规模增长是很难的,主要资源应该集中在寻求创新上


此时风险的主要来源可能并非是同行,极有可能是跨行业的降维打击


例如:打败按键手机的是滑屏手机、打败传统车企的可能是互联网公司,消灭动物的不是天地是人类


因此此阶段的公司有两种可能,创新快的跨界搞死别人,创新慢的被跨界的人搞死


工作要把握阶段,人生亦如此,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渐渐融入社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大二的我来说,如果老板让我加班到12点,我是完全欣然同意的,天真的以为做的越多,成长的越快


但现在越来越抗拒加班,发现真正令自己成长且内心满足的,是需要时间静下来,思考自己,Read Books & Read People ~~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猜你喜欢精选素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317581450@qq.com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按钮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