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 15:22,北京国贸写字楼 18 层。白领刘小姐在美团 App 上下单“感冒灵 + 护手霜 + 无糖可乐”。21 分钟后,骑手敲门,里程 3.5 公里,客单价 79 元,其中 4 元配送费、8 元品类优惠。 ?
这一张看似寻常的小票,正在成为美团交给资本市场的“未来试卷”——即时零售。
---
## 一、美团商业拼图:现金牛、准明星与试验田 ?
合计 |
经调净利 = Non-IFRS ?
> 结论:核心本地商业仍是利润发动机,新业务贡献“故事”,即时零售则被寄望成为下一个“现金牛”。
---
## 二、新业务:被高估的“实验田” ?
社区团购、买菜与海外 KeeTa 一度被视为“第二曲线”,但现实正在拉低预期。
增速降温:2021–2023 年复合 +22%,2024Q1 仅 +18%。 ?
仍在亏损:亏损率由 –40% 收窄至 –10%,但本季反弹至 –8%,距盈亏平衡仍差 10–12 亿元。 ?
规模有限:GMV 市占率徘徊 12%,香港 KeeTa 日单 <15 万,东南亚尚未跨过冷启动门槛。 ?
> 投资者应将其视为“成本效率题”,而非“增长奇迹”。
---
## 三、核心业务重新排位 ?
### 1. 外卖:高基数后的“平移” ?
外卖仍是“现金印钞机”,但增长来自**效率**而非**规模**。 ?
? 频次停滞:一二线月均 12 单,三四线约 6 单。 ?
? 佣金触顶:政策与商家博弈将 13%–14% 视为天花板。 ?
? 可见弹性:骑手人效若年增 6%,可带来 20–25 亿元额外经营利润。 ?
### 2. 酒旅:广告的利润杠杆 ?
2023 年收入 365 亿元,YoY +33%;2024Q1 继续 +31%。 ?
广告渗透率自 2021 年 8.5% 升至 2024Q1 的 11%。每升 1 pct ≈ 10 亿元高毛利收入。 ?
RevPAR 恢复与周边游火热,让酒旅成为真正的“现金弹”。 ?
> 观察指标: ?
1. 广告 ARPU 是否维持年 +20% ?
2. 低线城市酒店 SKU 覆盖率 ?
3. OTA 市场线上化率能否突破 35% ?
### 3. 即时零售:真正的第二增长曲线 ?
#### 3.1 三年关键指标演进 ?
#### 3.2 三大驱动器 ?
1. 品类扩张:高频(医药、便利)→ 次高频(生鲜、水果)→ 低频(3C、小家电)。 ?
2. 履约密度:一线并单率 1.6,二三线仅 1.2。密度提升 0.1,可贡献 1–1.2 pct 利润率改善。 ?
3. 佣金与数字化:综合佣金 11%,比外卖仍有 3–4 pct 上升空间;SaaS 直连可再提 1.5 pct。 ?
#### 3.3 盈利拐点何时来? ?
> 只有当**订单密度 + 品类毛利 + 补贴率**同时触线,即时零售才能全面转正。
---
## 四、图解:收入结构四年变迁 ?

---
## 五、投资者清单:两只放大镜下的美团 ?
1. **新业务**——关注“减亏”而非“翻盘”。 ?
2. **即时零售**——盯住**密度、毛利、补贴**三条线是否同时触线。 ?
3. **酒旅广告**——渗透率能否冲上 15%,这将成为新的高毛利引擎。 ?
4. **外卖**——骑手人效与监管博弈决定利润微调空间。 ?
只有当即时零售在二三线城市达到盈亏平衡、酒旅广告渗透率继续抬升,而新业务整体亏损率跌破 –5%,市场才会真正相信:美团正在升级为“下一代本地即时零售平台”,而不仅仅是“外卖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