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单素材|精选

这才是京东外卖胜出的根本(不是补贴、不是营销战、也不是所谓品质)

时间:2025-05-05    阅读:12323 次      手机扫码打开
京东外卖能否胜出,最根本的胜负手在于政策的态度。
一个外卖平台能否持续经营,需要的是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三个方面的持续经营和与对手的比拼。

拼商家
京东外卖不可能搞赢美团。美团从百团大战时就开始积累,后面合并了大众点评,在供给的层面,中国没有一家可以跟它比。包括抖音、饿了么、高德,加起来都看不到美团的尾灯。
选择从品质外卖的定位,从连锁商家切入是一个相对容易的选择,但是后面想要持续增加供给规模,还是会遇到美团饿了么如今都在遇到的问题。

拼消费者
京东外卖更不可能搞赢美团。用户的心智是难以改变的,看京东有多少钱来烧了。而且消费者往往是哪里便宜去哪里,拼多多已经反复证明过了。对比京东外卖起步阶段的烧钱打法,美团外卖经过前期的投资现在已经在赚钱了。一个要靠集团现金流支撑,一个是拿外卖赚来的钱再投入,谁耗得过谁呢?


拼骑手
如果仅限于市场因素,京东外卖也不可能超过美团。外卖是一个多边网络效应的生意,当你的商家、消费者都不如对方多的时候,能够养活的骑手自然也不如对方多。这个痛苦饿了么这么多年应该是深有体会的,一旦对方形成规模效应,份额落后者很被动。
但是以上说的是纯市场因素,可是平台企业的发展还不得不考虑政策、技术、社会舆论等因素。除了技术外,政策和社会舆论似乎都有利于京东,这也是京东外卖从诞生起就牢牢立住了“对骑手好”的人设,在这个道德制高点上,营销转化率会比纯纯的补贴烧钱更有效率。前一次看到如此体量的口水战,还是腾讯与360的3Q大战了,当时也是监管出面调停。
外卖业务不像京东加一个电商品类可以复用很多既有能力,外卖是新增投资且是要持续地重投入,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从京东官宣以来,刘强东亲自指导的几场营销战来看,看起来是决定了长期投入的。至少不会像滴滴、抖音持续小规模试探,随时准备退出。
京东外卖是没有退路的,否则京东的品牌形象、投资者关系、组织氛围都会受到很大打击。

如果想胜出,基于市场层面的商家、消费者、骑手三个方面都没有优势。胜负手不在于谁能烧钱、谁会做营销,这些京东有的、会做的,美团都有。即使是创始人决心,两边也都差不多,美团不像饿了么一样创始人早早地离场,其一直是创始人坐镇的。
最后剩下的胜负手,就是监管了。再直白一点就是政策层面,监管会要求外卖平台对骑手的社保、对食品安全承担何种程度的责任。这几年因为众所周期的原因,政策层面一直在想办法拉动消费、促进内循环,只有骑手每单收高了,退休也有保障了,商家每一单实收多了,让消费者觉得外卖也是健康的了,大家才有钱消费、愿意消费。
这方面美团作为市场老大,“原本可以赢得更多尊重的”。

如果监管要求平台企业以京东宣传的标准承担所有骑手的社保,那么骑手最多的美团会最难受,优势一下子成了难以消化的财务负担。

如果监管要求平台企业担负起食品安全,允许新闻媒体大规模地报道纯外卖店的安全卫生现状,美团商家规模的优势可能会变成“烽烟四起”的媒体掏粪报道,本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京东外卖就更容易追赶了。

如果以上两项监管态度,在舆论层面造成对消费者的影响,或者因为共情对骑手更好的京东,或者因为看不到商家店铺的堂食图片而远离了纯外卖商家,还可能进一步支持京东外卖订单的增长,进而实现对商家、骑手的正反馈,从而有机会让京东从烧钱换增长,迅速进入以规模换增长的良性阶段。

以上监管的态度有多大可能到来呢?监管会要求到什么程度?要求平台何时落地?这些都是未知数,京东应该也是深知胜负手就在这里,所以拉着美团一起你来我往地口水战,就是要维持舆论热度不减。

可惜美团似乎不愿意正面纠缠,而是默默提高了神券的补贴力度,静待京东外卖的道德势能消耗、舆论冷却,这的确是很高明的策略。


只是要维持多久、京东集团的预算能撑多久,实未可知。

不管政策何时落地,起码这段时间平台对行业的补贴成色应该会比之前好一些了,不于像以往几乎全让商家承担,然后倒逼商家各种上不了台面的操作,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的钱包和身体,同时还把骑手困在了算法里。

这段时间的补贴战,会让饿了么也不得不加入其中,因为平台类企业没有第三名。虽然发声最少,但是内心最慌的可能就是饿了么了。美团京东阿里这三大平台今年应该会在财报上减少一点利润,转移给骑手、商家和消费者,这是也算是平台大企业尽到的社会责任了。
至于监管如何表态、何时表态,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个人猜测,监管不会为了哪一家平台而出手,也很难单独为了商家、骑手、消费者中的任何一方而出手,政策往往会追求整体最优,即商家可以赚到钱、骑手能得到与劳动强度匹配的当期收入和长远保障、消费者可以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平台类企业也不能靠烧钱恶意竞争或者利用优势地位搞不正当竞争,相对这些考虑,京东美团的口水战实在是很次要。

也是因为要同时追求这么多目标,监管往往会纠结很久,久到京东撑得住或者撑不住的那一天。


作者:平台,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个人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猜你喜欢精选素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317581450@qq.com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按钮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